学院快讯

学院快讯

青春推普,学习、观察、助力乡村振兴——兰州理工大学赴甘肃漳县新寺镇进行推普志愿活动

2023-07-24 22:34   来源:
  【字体:

 

本报(台)2023年7月23日讯。2023年7月15日至7月23日,兰州理工大学暑期专项实践志愿者团队(项目编号202309-1093)在甘肃定西漳县新寺镇以“青春推普,学习、观察、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积极开展卓有成效的推广普通话与乡村振兴学习观察助力活动。该活动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组织发起,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语言文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在本次活动中,兰州理工大学暑期专项实践志愿者团队从普通话推广、观察学习助力乡村振兴、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传播先进文化和乡村振兴成果三个方面展开活动。

推广普通话志愿活动

推广普通话不仅是语言交流的需求,是先进生产力与先进文化发展的需要,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需要。普通话作为共同语言的推广,有助于打破乡村与城市之间的信息壁垒,促进资源共享,推动产业升级和就业机会增加,进一步拉近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在此次活动中,团队成员积极投身于推广普通话的工作。马宗斌同学对新寺镇八十余位干部进行了普通话的培训,强调正确发音、用词,帮助干部提高普通话水平,以便更好地与外界交流与合作。与此同时他也着重说明普通话是我们国家的共同语言,推广普通话不仅有助于加强民族凝聚力,还可以促进乡村与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王京芸同学则着重推普景区从业人员,使其在日常服务中更好地使用普通话,为游客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景区作为吸引游客的重要门户,语言的规范与亲切将为游客营造更好的旅游体验,有助于乡村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柳姝伊、马建玲同学在新寺镇中心小学开展推普志愿活动。他们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开设了富有趣味性的普通话课堂,通过互动游戏和小组合作等形式,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了普通话水平。这一举措不仅为乡村儿童提供了更好的学习资源,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希望。

此次活动不仅仅是走访与采访,更是一次学习与交流的盛宴。普通话作为国家共同语言,推广普通话不仅有利于不同地区人民之间的交流,更是乡村振兴中提高乡民文化素养,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

观察、学习、助力乡村振兴

此次活动的主题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团队成员深入了解新寺镇的乡村振兴实践,并与当地村民进行深入交流。团队一行参观了贵清山植物园、贵清山、遮阳山等自然风光,感受到了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生态文化。此外,团队还采访了新寺镇书记李永杰、木耳种植基地负责人、晋坪村村书记包济民、剪纸和葫芦画的非遗传承人马志贤、大柳树村党支部书记李育龙、乡村致富带头人王育芳等人,深入了解了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的经验与故事。

  

通过参观与采访,团队成员们深刻认识到,新寺镇的乡村振兴得益于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发现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一些挑战,比如落后的基础设施、人才流失等问题。这使得团队明白推广普通话不仅是提高当地居民的语言交流能力,更是帮助他们融入现代社会、吸引更多资源与合作伙伴的关键一步。活动中的学习与观察使团队成员们对乡村振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发现了其中的机遇与挑战。

利用互联网+优势传播先进文化和乡村振兴成果

团队在专项实践活动中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手段,通过快手、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B站、微信视频号、小红书等公共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先进文化和当地乡村振兴成果。他们记录下整个志愿活动的点点滴滴,分享了当地美景、乡村文化和推普活动的点滴故事。这些内容在网络上引起了热烈反响,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和点赞,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截至2023年7月22日零时,各平台总计播放量已突破五千万。

此次兰州理工大学赴甘肃定西漳县新寺镇进行的志愿活动,不仅让志愿者们深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更让他们与当地民众真情交流,深入了解了乡村振兴的现状与需求。团队通过互联网传播,将活动推广得更广更远,让更多人了解到新寺镇的美丽风光与乡村振兴的故事。更重要的是,他们激发了更多青年的参与热情,希望能够用自己的行动为乡村振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青春推普,观察、学习、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在新寺镇落下帷幕,但推广普通话与助力乡村振兴的路程仍将继续。兰州理工大学的青年志愿者们将持续携手助力乡村振兴,用青春之力谱写新时代的青春壮歌、乡村壮歌。(撰稿:李胜利;终审:张浩辰)